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-百度百科

服务热线:0511-87059635

媒体报道

media reports

餐厨垃圾与生活污泥协同处理可复制可推广 城市有机固废处理“镇江模式”走向全国

环保设施面对面系列报道

冬日、暖阳、微风,迈进镇江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,开阔的视野,遍植的苗木,一座简洁现代的三层办公小楼坐落其间,没有异味、没有机器的嘈杂,若不是门口的标识,甚至会让人误以为进入了一个小公园。

“城市有机固废处理‘镇江模式’已经走向全国。”镇江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副总张弘昶告诉记者,“今年,湖北荆门市与中心正式达成合作协议,他们将采用镇江协同处理这一创新工艺,中心将输出技术工程和运营服务。” 据了解,目前,深圳、辽宁鞍山、安徽等多个省辖市也都伸来了橄榄枝。

那么“镇江模式”究竟有多厉害?作为全国第四批试点城市,去年中期评估时,受到了国家多个部委和第三方机构的肯定, 认为镇江模式可复制、可推广。今年项目验收时更是直接“免检”。

上午11 点,跟随中心的工作人员,记者首先来到了地泵称重系统前,一辆辆餐厨收运车在称量之后陆续来到了卸料间,收运车工作人员直接将塑料管道对接在车尾部,车中收集的餐厨垃圾已被制成浆液, 这些浆液通过管道进入了卸料间。

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卸料间共有4 间,其中两间是卸生活污泥的,一间是卸废弃物油脂的,最后一间是卸餐厨垃圾浆液的,协同处理是“镇江模式” 最大的特点。餐厨废弃物,有机质高,但盐分也高, 会抑制厌氧消化反应;而生活污泥盐分低,有机质含量低, 两者中任何一个单独厌氧消化, 系统都无法实现自我平衡,但两者混合后,有机质和盐分会实现中和,达到厌氧消化的需求。

进入卸料间的餐厨垃圾浆液,被送入4  个绿色的、直径16 米、高达 21 米的厌氧反应罐,而生活污泥则被送入热水解设备进行高温蒸煮,然后送入厌氧反应罐。经过厌氧反应之后,产生的沼气会进入一个蒙古包形沼气柜,经提纯后, 除了供自身系统使用之外,每天还会向市政管网供气。而沼渣通过管道进入脱水机房,在经过脱水处理后进入太阳能干化场,通过太阳晾晒和地热烘干处理后,成为生物碳土。

而协同处理系统中的油脂也将被提纯形成毛油,这些毛油将交给有资质的企业进行进一步处理,或用于化工原料, 或变成生物柴油,或变成高清洁的航空燃油。

在中心的东南侧,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, 虽然是冬季,桂花、香樟……这里依然一片浓绿, 这就是“ 移动森林”。原来这里只是一片荒地,中心将营养土装在黑色的桶状容器里, 种上了 18 种苗木,于是这18 亩荒地变成了中心最美的“森林”。在移动森林的南侧,中心还用生物炭土开辟了一块菜地,地里种上了胡萝卜、白菜、青菜等品种, 长势十分喜人。

“我们的生物碳土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,按照国家标准, 可广泛用于市政园林、绿化、林地、园地的土壤改良和施肥;同时也可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、醋糟酒糟等进行配比,进行好氧堆肥后,变成家庭园艺用的营养土。”

据介绍,目前中心平均每天要收运处置餐厨垃圾达 160 吨,11 月份单日最高处置量达196 吨。公司30 多台餐厨垃圾收运车几乎每天都是满负荷运作。160 吨餐厨垃圾与80 吨的生活污泥进行协同处理,每天可产4000 多立方米沼气、2 吨毛油、40 多吨生物碳土。

我市是全国首家采用餐厨垃圾与生活污泥协同处理工艺的试点城市。由于该项目先进的理念、高标准的建设、高水平的运行,受到了全国同业的普遍关注。目前,中心几乎每周都会有人前来参观学习和考察。除了中小学生、本地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以及服务对象前来参观外,为了让更多的人建立起环保意识,中心还主动把“ 吃剩的东西哪里去了?”这一精品课程送进校园。 “中心对社会开放,除了宣传环保理念,也是在接受社会监督,为的让我们自己做得更好。”张弘昶说道。

返回

XML 地图